电话

020-89669333

平安信托有限责IM电竞在线入口任公司2023年度报告摘要(下转D4版)

标签: IM电竞 IM电竞官网 在线官网注册入口 2024-04-30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独立董事曲建、蒋惠岭、KONGYING认为,本报告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了公司2023年度的经营管理情况。

平安信托有限责IM电竞在线入口任公司2023年度报告摘要(下转D4版)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年度审计报告。

  公司董事长方蔚豪、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延斌、财务部门负责人章永怀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注:(1)上述法定代表人信息为截止至2023年12月31日的信息。2024年1月23日,公司法定代表人已由姚贵平先生变更为方蔚豪先生。

  (三)公司注册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福安社区益田路5033号平安金融中心31层01单元、32层01单元、33层

  (五)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金融时报》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银保监规〔2023〕1号)信托公司应当以信托目的、信托成立方式、信托财产管理内容为分类维度,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截止2023年12月末,公司受托管理资产规模66,250,261.43万元,其中资产服务信托36,517,466.46万元、资产管理信托29,158,025.94万元、公益慈善及其他574,769.02万元。

  2023年,平安信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为指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紧密围绕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大局,定位于打造“轻资产、服务型信托专家”,聚焦信托服务、私募股权等核心优势业务,扎实推进“清资产、控风险、促发展”三大重点工作,立足长期价值最大化持续推进战略转型。

  2023年,平安信托发展服务类信托,有序压降传统融资类业务,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业务风险持续降低。公司实现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20.02%,其中投资类规模同比增长31.95%,融资类规模同比压降23.58%,整体资产质量和业务经营在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成功荣获“BrandZ最具影响力中国信托品牌”第一名。

  2023年,平安信托全面履行受托人管理责任,做深做透特殊资产经营,加强风险处置清收。不断优化清收处置模式,落地面向多主体、多投资人的信托计划组包卖断+反委托创新处置模式,有效平衡投资人的即期诉求和远期利益。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的方针政策,深入参与困境项目风险化解,以市场化、法制化方式盘活多个房地产项目,为“保交楼、稳民生”工作输出有益经验,维护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3年,平安信托顺应监管政策导向,立足客户多元需求,回归信托本源,大力发展服务信托。保险金信托规模1082亿;家族信托规模410亿,增速超市场30个百分点;阳光私募合作渠道增加至55家,规模3217亿元,较年初增长526亿。大力推进产品创新,养老信托创新产品、外籍人士家族信托、首单机构自有资金法人及非法人财富管理信托、首单担保品服务信托及首单其他行政管理服务信托等多个创新产品完成落地。

  2023年,平安信托股权投资业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方针,扎实推进投资布局,紧盯市场做好投后管理。对内优化管理机制,合规经营、稳健发展,投资业绩位居行业前列,斩获外部专业机构颁发荣誉奖项近20个。

  2023年,平安信托聚焦基础设施、物流仓储、高速公路、新能源、长租公寓等领域,重点服务平安集团保险资金,为内外部机构资金提供收益稳定、风险适配的资产和金融产品,夯实险资大类资产配置。投后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资管能力实现输出,全年管理规模新增246亿,其中权益类新增90亿。

  2023年,平安信托深入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完善风险治理架构。聚焦6大核心风险,打造资产“风险地图”,对核心风险进行量化、动态、可视化管理;搭建“苹果逻辑”工具,提升拨备资源使用效果;扎实推进尽职履责、信息披露专项整治,并构建尽职履责常态化工作机制,为业务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2023年,平安信托以科技赋能业务发展,研发四种渠道对接模式,建设家庭服务信托全流程线上化系统,全面助力市场推广。以科技助力运营提效,通过系统支持新产品套餐化准入,产品落地周期加速57%。通过提升自动估值率、外部净值自动解析等措施实现运营成本下降15.7%,运营零差错。以科技管控全流程风险,完善信息披露全流程系统,自动化率提升至98%,披露零遗漏零瑕疵。强化5大类风险、数万风险指标的自动化监测,风险预警更全面更及时。构建50个场景的关联交易自动化识别和拦截,数千交易对手每日监测,提升合规能力。建设统一监管报送平台,通过自动化报送实现及时、准确的监管报送。

  2023年,平安信托持续提升消保管理水平,妥善应对消保客诉。事前充分准备,提前摸排消保风险,建立“高中低”三层漏斗型风险产品全景档案地图;事中分级处理,按照投诉等级分级应对,扎实落实“三到位”要求;事后复盘优化,对重大投诉事件总结复盘并优化管理机制。同时,积极构建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四常”机制,引导金融消费者全面认识自身合法权益和责任义务,通过合法合规的渠道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

  2023年,平安信托持续践行ESG责任投资理念,聚焦中西部民生项目、健康、环保及现代制造等重点行业,支持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医疗健康、绿色双碳、数字经济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投入实体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地国内首单1000万级红树林生态保护慈善信托,成功打造金融助力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的平安范本。

  2023年,平安信托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持续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公司综合实力、品牌美誉度保持平稳。得益于稳健的经营管理能力、良好的社会口碑以及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突出表现,平安信托受到多方好评,相继斩获《证券时报》“中国优秀信托公司奖”、《财联社》“最具竞争力信托公司奖”、《中国银行保险报》“BrandZ最具影响力中国信托品牌”等诸多权威荣誉,涵盖综合实力、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公益慈善等多个领域。

  中国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大赛-数据治理赛道”二等奖2023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评定

  平安信托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使命,落实“聚焦主业、回归本源、化解风险、合规经营”十六字指导方针,立足“轻资产、服务型信托专家”的战略定位,全面推动转型战略落地。秉承守正、忠实、专业的受托人精神,回归业务本源,守正出新,行稳致远,做客户信任、员工支持、股东满意、社会尊重的中国信托业第一品牌。

  平安信托未来发展战略是:定位于打造“轻资产、服务型信托专家”,聚焦信托服务、机构资管、私募股权等核心优势业务,扎实推进“清资产、控风险、促发展”三大重点工作,立足长期价值最大化持续推进战略转型。

  全力做好风险化解。全面履行受托人管理责任,做深做透特殊资产经营,加强风险处置清收。以经营思维、投行手段,加大处置力度,研究探索创新处置模式,实现新突破。强化投后管理,滚动排查项目风险,动态更新风险策略,提升准入标准。

  坚持合规经营底线。围绕受托人定位,明确尽职履责规范,切实维护好投资人利益。牢固全员合规发展的理念,抓好募、投、管、退各环节,形成业务团队、风控部门、稽核部门各司其职、守土有责的管控格局。重视客户咨询、投诉、诉讼,做好诉求疏导,维权减损。

  依托平安集团保险主业,聚焦以家族信托、家庭信托、保险金信托为代表的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业务,打造市场第一品牌;同步积极探索担保品服务信托、行政管理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等新型服务信托。发挥保险资金和专业能力优势,做优做强PE业务,深耕持有类收租资产,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保持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潜在增长率。但面对全球经济周期错位和逆全球化挑战,导致外需下降和信用收缩,对我国净出口增长和资金流入带来不利影响,加之消费和投资不足等因素,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任务依然艰巨,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目标任重道远。

  (一)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民经济保持恢复向好态势,但预期不稳、内需不足的挑战依然严峻。信贷需求疲软导致资产荒现象持续。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调控政策持续发力,刺激效果有待观望。土地出让收入负增长,地方财政压力加大,城投企业风险加剧。多重因素下资产质量承压较大,信托经营形势依然严峻

  (二)行业转型步伐加快。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出台并正式实施,进一步厘清信托业务边界与内涵,强调受托人定位,明确未来转型方向。行业规模企稳、结构持续优化,标品投资能力持续提升,但仍处于深度调整期,经营业绩普遍面临挑战。而以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为代表的资产服务信托面临巨大发展机遇。

  (三)监管保持高压态势。行业合规整顿持续深化,通道业务持续清理,异地展业整顿全面实施,违规惩治工作不断强化,前10个月累计对11家信托机构处罚超2100万元。信托公司新监管评级办法、新行业评级指引先后下发,将采取分级分类、差异化管理,提高风险防控有效性,引导行业加快回归本源、实现高质量转型。

  (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下的业务机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提金融强国概念,强调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信托公司应持续探索产业链补短板、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等战略实施中的投资机会,例如在PE投资领域大力布局,提升交易机会挖掘能力、投资能力、风控能力及投后能力,实现新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高效对接,探索对优质资产的长期持有,从中获得高质量的现金流,分享行业高成长红利。

  (二)信托业务新三分类下的机遇。信托业务分类改革方案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资产服务信托方面,资产服务信托被置于分类首位,凸显了资产服务信托对行业转型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对信托服务功能的重视和行业转型发展方向的引导。随着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快速增长,未来以家庭服务信托、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等为首的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具有较大的发展机会,也是信托回归风险隔离、事务管理本源职能的业务。信托公司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多样化、综合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大力拓展消费、预付类资金受托、财富传承、特殊需要、养老保障等资产服务信托,以及公益慈善信托等业务,更好为人民群众财富保值增值、公益传承等需求服务。资产管理信托方面,资管新规下非标受限,保险、银行等机构优化资产配置结构的需求较大,信托公司在连接产业、货币、资本三大市场具备独特制度优势,可以通过专业能力和产品方案很好的满足客户在久期、收益、风险上的需求。

  2023年,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项决策部署,紧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新三分类政策为指引,回归发展本源,立足长期价值最大化持续推进战略转型,提升实体经济的服务质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托服务业务,以监管新三分类政策为指引,结合自身优势,做大本源业务、拓宽合作渠道、打造明星产品、加强创新探索、构建服务体系。公司依托自身的品牌及科技优势,通过优化标准作业流程、提升高效运营平台,持续做大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业务规模,保险金信托市场份额排名保持第一,家族信托市场份额排名第四。持续提升渠道覆盖面,除银行主渠道外,还加强券商、保险公司等渠道开拓,其中,银行覆盖29家、券商覆盖27家、保险公司覆盖20家。同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标类产品设计,不断丰富公司产品谱系,打造领先同业的标品资管体系,其中畅享一号和稳利TOF1号两支产品分别荣获《中国证券报》评选颁发的“一年期固定收益类产品金牛奖”和“一年期混合类产品金牛奖”。产品创新方面,回归信托本源,发布并上线家庭服务信托,将新中产及富裕家庭定位为家庭服务信托的目标客群,着重解决当下中产非常焦虑的投资、养老、教育和医疗等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服务信托,陆续落地担保品服务信托、其他行政管理服务信托、养老信托、机构自有资金法人及非法人财富管理信托等创新业务。同时,整合集团内外部资源,满足客户在健康、养老、法律、特殊关爱等领域的多元化需求,建立全方位的客户服务增值体系。

  私募股权业务,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前行。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的挑战,持续聚焦“科技及高端制造、双碳及绿色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医疗健康”核心赛道,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寻求确定性,做大投资规模。同时,依托于平安集团的资源优势,从用户、渠道、品牌、科技、管理、金融六个方面对被投企业进行专业赋能,助力被投企业价值持续成长。

  机构资管业务,坚持走专业化路线,聚焦险资等机构资金投资配置需求,为其提供覆盖基础设施资产、持有类不动产、高信用央国企与地方政府的资产管理产品及服务。一方面,与行业龙头合作,深入挖掘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股权类资产,积极为客户盘活存量资产、降低总体负债,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另一方面,抓住商办、仓储物流、长租公寓等资产下行周期的高性价比机会,依托自身成熟的投资管理体系,助力险资加大高价值不动产配置。

  科学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管控机制,搭建全量资产风险地图,落实“严肃、严格、严谨”管理要求,强化事前、事中、事后风险防范。持续开展制度全面性、有效性、适用性检视更新。匹配服务信托业务的作业特点和风险特征,启动尽职履责专项提升工程,聚焦“重点业务存量全覆盖、募投管退流程全覆盖”,持续完善制度、规范流程,为业务健康发展夯实基础,深化牢固全员尽职履责意识,理清受托履职边界,全面落实管理人尽职履责义务。

  加强项目投后管理,对于不符合监管新三分类规范的业务,建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整改方案,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相关业务提前退出或按新规完成改造。对于出险项目,扎实履行受托人义务,以市场化、法制化方式,围绕“快收、多收”的处置目标,通过做专、做透“债权转让、司法诉讼、非诉催收”等传统处置模式,做强、做精“债权转让+合作清收、债权转让+差额补足”创新处置模式加快风险化解和现金清收,切实保护投资人的权益。

  2023年,公司持续聚焦中西部民生项目、健康、环保及现代制造等重点行业,累计投入实体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方面,重点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乡村振兴、绿色双碳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近三年新增绿色金融项目22个,截至目前存续绿色信托规模71.3亿元。公益慈善方面,依托自身独有的制度优势,新设3支公益慈善信托,总规模1170万,其中,落地“平安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慈善信托”,规模1000万,成为“国际红树林保护专项基金”受托管理平台,预计管理规模超10亿。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公司新增搭建1个“支教中国2.0”远程网络教室,累计9个,推出“蔚蓝行动-心青年融合计划”第二期,为心智障碍青年提供职业素养培训和就业实习机会。推进警企联动,通过多形式推广金融反诈宣传进社区、进校园活动,获深圳市公安局“反诈宣传先进集体”称号。组织员工参与万科基金会“零敢计划”,启动“零废弃办公”工作坊,通过联动碳账户、平安集团公益平台,开展14天职场废弃物溯源审计、21天零废弃养成计划等一系列实践,助力绿色环保。同时,公司工会通过农产品品鉴、集中采买等模式支持乡村消费帮扶141万元,支持乡村振兴发展。

  本公司(本报告中所称的“本公司”或“公司”,均指母公司;本报告中所称的“本集团”或“集团”,则为本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

  资产运用中“其他”项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使用权资产等

  公司一贯致力于构建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根据风险状况和控制环境的变化,持续优化内部控制机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监管机构的要求,公司以现代国际一流金融企业为标杆,秉承综合金融发展战略,结合经营管理需要,践行“法规+1”的合规理念,贯彻“目标明确、覆盖全面、运作规范、执行到位、监督有力”的方针,完善内部控制运行机制,着力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符合监管要求,促进业务可持续健康发展。公司遵循“以制度为基础、以风险为导向、以流程为纽带”思路,强化内部控制日常化运作机制,持续提升内控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为公司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保障。

  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治理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建立了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层之间分工配合、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规范有效地运作。公司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公司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合理保证。

  公司积极开展合规文化建设,为合规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内部控制建设营造优越的内部环境及合规文化氛围。公司通过《员工行为管理制度》《员工违规行为处理执行准则》等制度,对违纪类型、违纪处理流程等做出明确规定,倡导员工诚信守法、廉洁自律,遵守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维护公司形象及社会公共秩序;通过《“红、黄、蓝”牌处罚制度》体系,对员工违规行为严格惩处,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通过《合规手册》,明确公司合规管理职责,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员工签署《合规履职承诺函》,从遵法守规、商业秘密、利益冲突等方面规范员工行为,提升员工知法守规意识。此外,公司通过全员大会、宣导专刊、面授培训、知鸟课程等多种形式高频次地开展内控文化宣导,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高层垂范、人人合规的良好氛围,增强全员合规内控意识。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内部制度的要求,公司建立了组织架构完善、权责清晰、分工明确、人员配备精良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公司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审查、评价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的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对公司管理层履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2023年,公司持续加强“业务及职能部门直接承担管理、法律合规部门统筹推动支持、稽核监察部门监督检查审计”三道防线的分工与协作,强化工作衔接与信息共享机制,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促管理、促发展、促效益”的目标。公司持续优化内控治理结构,完善操作风险与内控管理、关联交易管理、反洗钱管理、授权管理、绩效考核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员工行为管理等机制,持续优化公司内部控制政策、框架、流程、系统及工具标准,提升管理水平,并加强高风险事件管控,防范系统性风险及风险传递,落实合规内控考核,进一步促进内部控制有效实施。2023年,公司继续贯彻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相关要求,积极开展内控评价工作,如期完成公司层面控制、信托管理、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控制等流程的内控自评工作;同时,公司持续关注业务的合规发展和内部控制,通过有效识别、评估以防范和化解内控风险,为公司的稳健经营提供保障。

  公司建立了顺畅、双向的内部信息交流制度。公司开通各种信息交流渠道,通过公司公文、公告、制度库等传递和获取信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移动互联、视频会议、电话会议、邮件等方式在公司内部传递信息,确保能够将决策层的战略、政策、制度及相关规定等信息及时传达给员工;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及内部信息反馈机制让员工将业务经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各级管理层报告,促进部门间、部门内部协调高效运作。同时,公司强调信息沟通在反舞弊工作中的作用,通过教育预防、制度保障、检查监督的方法预防、发现、惩戒舞弊行为。

  报告与披露侧重于公司与外部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公司先后制定了《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声誉风险管理办法》《高级管理层信息报告制度》《信托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信息披露和报告管理制度。公司设置专门部门负责对内对外的信息整合与发布、媒体关系管理及危机管理,确保了及时、真实、完整地向监管部门和外界披露相关信息,确保公司与外部投资者、客户、中介机构等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有效交流,也确保了信息交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公司已形成事前、事中与事后“三位一体”的风险管理和监督评价体系,对业务环节和经营管理进行持续性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评价与纠正。2023年度全面完成内部控制评价计划,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监管规定和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

  事前监督主要从制度建设、制度与流程检视与完善、风险信息收集、识别与监测整合等方面展开,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事前管理;事中监控包括风控中心的风管团队、法律团队、内嵌风控团队、业务部门及投后管理团队的持续监控;事后监督通过常规稽核、专项稽核、离任稽核、信访调查等模式发现、评估公司经营中存在的制度和流程执行缺陷,并建立规范的后续整改跟踪程序确保改进措施得到落实,有效提升公司的内控水平。

  2023年,中国经济逐渐摆脱疫情影响,向常态化运行轨道回归,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受房地产等行业拖累,就业形势严峻,居民及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经济内生动能偏弱。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与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各项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信托业务新三分类办法出台,对于促进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信托公司回归本源、突出行业差异化竞争力和行业未来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平安信托根据政策导向、市场趋势,结合牌照特点和自身资源禀赋,以平安新价值文化为指引,以信托业务新三分类为主线,在展业规划上坚决回归本源业务,大力发展资产服务信托,保持公司在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领域的品牌优势,积极探索公益信托、慈善信托的发展;规范开展资产管理信托,加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管理,强化募投管退管理与信息披露工作。

  在风险管理方面,公司贯彻落实“聚焦主业、回归本源、化解风险、合规经营”的十六字方针,推行“全员参与、全流程管控、业务全覆盖”的风险管控机制,细化“三道防线”精细化管理。公司深入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制度、策略、限额、授权、问责、培训等配套举措,风险识别、判断、管理、预警与化解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对各风险类型的全归口管理和全面覆盖。

  我司风险治理架构由董事会及其下设的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监事会、管理层及其下设的全面风险管理执行委员会、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各业务部门及事业部内嵌风控团队构成。

  董事会承担公司风险管理最终责任,由董事会下设的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履行相应的风险管理职责。公司高级管理层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责任,全面风险管理执行委员会作为公司高级管理层下设的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承担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相关工作的审议和决策等职能,对公司高级管理层负责并报告工作。公司监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责任,负责监督检查董事会和管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并督促落实整改。公司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划分,分别负责各风险类型的日常管理工作,承担制定政策与流程、监测和管理风险的责任。各业务部门及事业部内嵌风控团队履行直接的风险管理职责。

  公司各事业部作为公司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履行直接的风险管理职责,承担本部门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为压实一线管理责任,实现风险前置化解,强化风控对前台赋能,风控部对各事业部委派内嵌风控团队,设置事业部风险总监。事业部风险总监统管内嵌评审、法审团队,实行风险与合规工作垂直化管理,负责监督事业部各类业务的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全面风险管理,及时、准确向公司高级管理层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报告业务状况和风险信息。为确保内嵌风控团队的独立性,事业部风险总监考核评价以风控部为主,接受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公司风险职能部门作为公司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按照职责分工牵头履行各类风险的日常管理,其中企划财务部企划团队负责牵头战略风险管理、风控部风险管理团队负责牵头信用风险、资产质量风险、产品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集中度风险(含风险限额)管理,风控部法律合规团队负责牵头合规操作风险(含合规风险、关联交易、操作风险、反洗钱、外包风险)管理,资金管理部负责牵头整体流动性风险与资本风险管理,运营管理部负责牵头运营风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信息科技部负责牵头信息科技风险、数据治理管理,人事行政部行政品牌团队负责牵头声誉风险管理。同时,为强化风控部对内嵌风控团队的工作指导与职能监督,风险管理团队负责牵头修订公司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审批主体信用评级并升级信用评级模型,持续优化尽调、评审报告模板,更新资产分类标准,建立复杂项目集中审议制及分级授权机制,制定清晰的执行和问责机制,维护风险管理相关系统功能升级,确保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得到充分传达和有效监测,实现风险信号早发现、早预警、早化解。

  公司稽核监察部作为公司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对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独立、客观的审查和评价,向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提交审计报告。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整改,并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在风险政策方面,公司加强了对私募股权、基建物权、绿色金融等展业机会研究,加大资源配置和倾斜力度,积极提升投研能力,为新模式、新产品提供风险管控支持,赋能业务发展,在严守风险底线的前提下为业务转型和稳健发展保驾护航,积极发挥信托制度优势,为实体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国内经济恢复发展。

  在限额管理方面,公司于2023年下发集中度风险管理办法,健全公司集中度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防范公司所面临的交易对手集中度、投资资产集中度等风险。从集中度风险管控维度、业务线梳理、限额设定、限额预警、超限审批流程等各方面树立管控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系统对接建设。

  在风险识别方面,公司围绕经营面临的各风险类型,建立“风险仪表盘”;以资产质量为基础,聚焦受托管理的六大核心风险,打造资产“风险地图”。通过对风险进行量化、动态、可视化管理,精准识别重要风险点、业务风险等级、项目风险等级与风险损失,针对性制定风险项目管理策略,动态呈现风险迁徙趋势,基于“在哪里、去哪里、怎么去”的方法论,深入论证公司展业规划与风险化解路径。

  在风险分类方面,公司结合2023年下发的《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对资产分类标准进行检视和优化,扩大风险分类对象范围,加强风险分类管理,有效准确分析风险,提高风险管控的精细化水平,遵循差异化、专业化的管理原则,对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定期更新风险化解策略。针对重点行业领域、客户大小、业务类型等不同类别执行差异化的风险防控方案,夯实投后管理基础。通过日常监控和全面风险排查,及时下发风险预警,有效提示风险并科学应对。

  在风险化解方面,公司对风险资产项目进行集中处置高效管理,清收权责到人并完善配套考核机制。公司持续健全风险资产处置工作流程,一方面建立常态化职能部门联动机制,提高沟通协调效率,促进信息共享,针对风险信号提前制定应对预案及时保全资产,切实维护信托财产安全和投资人利益。另一方面整合专业资源和渠道资源,完善合作律所、评估机构、资产管理机构白名单库,借助第三方专业经验,通过司法诉讼、和解重组等传统处置模式加大风险资产处置力度,同时积极探索与不良资产管理机构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合作机会,多渠道加快推进资产风险化解。

  在受托履职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尽职履责与信息披露专项行动,全面检视、整改落实、巩固提升三个层次贯穿于整个专项行动,深化全员合规意识,严守风险合规底线,严格履行受托人职责,检视完善“募、投、管、退”管控方案,强化信息披露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以实质重于形式为原则借助此次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管理配套,包括制度、机制、模板、流程、系统等,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打造信托合规经营氛围。

  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2023年公司持续推动标品智能风控建设,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核心,建设标品统一事后风控平台,实现从风险识别、计量、监测、预警的全过程管理,提升标品业务存续期风险管理能力。风险识别及计量借鉴同业先进理念,搭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合规操作风险4大类指标监测体系,实现风险指标量化计算,精准评估风险程度。风险监测及预警借力科技手段,每日抓取海量数据对存续期标品业务进行多维风险监测,自动识别预警指标并推送邮件预警,及早发现产品风险,提升存续期风险管理和效率。

  信用风险主要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偿付义务,或由于信用评级或履约能力等变化导致债务偿付发生不利影响。

  固有业务方面,公司对各项表内资产做好日常监测充分评估风险变动,定期对资产估值、对应收账龄长短等作减值估算,一旦预期发生减值,提前做好充分的减值准备。同时,公司将采取信保合作、债务置换、债权处置等方式,加快化解项目风险,将固有业务信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

  信托业务方面,报告期内,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销售去化,房企出险数量仍在增加,城投平台强化隐性债务化解,加快推进市场化转型,但非标项目的负面舆情时有爆发,经济下行压力促使一般工商企业信托产品违约风险加速暴露,信托行业面临的信用风险呈现上升趋势。公司在产品及资产评审时,严守信用风险偏好,在准入、额度、期限上进行差异化管理。对于存量业务进一步强化“分类管理,全程监控”的管控要求,科学预警、有效化解潜在风险,加强对城投企业、大型企业集团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加强区域下沉、资质偏弱、区域偿债压力较大、发债受限等城投平台债务履约情况、舆情征信监测。同时,加强对平台公司隐性债务情况的核查,强化定期信用风险检视与排查。在风险资产处置上,公司提升处置力度、拓宽处置渠道,秉承“合理分类,科学处置”的原则,综合采取诉讼清收、债权转让、引入第三方接盘、债务和解、债务重组、处置担保物及查封物等综合措施化解项目风险,及时召开受益人大会进行处置决策,强化风险项目定期跟踪检视,加强信息披露,及时复盘适时调整处置方案,抢抓化解时机。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或利率波动而导致的对金融工具的资产价值产生负面波动的风险。

  固有业务方面,公司以闲置资金投资货币基金、短久期低风险的固收类资管产品为主。报告期末,受股价、市场汇率、利率及其他价格因素变动而承受的风险相对较小,市场风险对我司的盈利能力及财务状况未产生重大影响。

  信托业务方面,公司执行稳健、审慎的市场风险管理要求,以短久期防御策略为主,持续根据市场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资产组合结构与产品风险管控限额,引导业务进行多策略发展,平衡风险与收益。在日常管理中,公司监控市场利率变动并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跟踪市场舆情及风险事件,及时进行产品检视,包括投资限制监控、预警线、平仓线监控、组合限额执行情况等;对市场风险指标的绝对值、变动幅度超过一定阈值的持仓加强监测频度。经检视,偏股类信托产品方面,未见直接持有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等高风险股票;偏债类信托产品方面,从债券投资类型、评级要求、特定品种准入要求、投资集中度、组合久期等多个方面限定了债券投资的范围和投资限制,有效管控市场波动风险,在存续期持续对持仓债券估值水平、债券久期、DV01、产品净值、夏普比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对相关品种的信用利差、市场净融资情况、收益水平变化进行持续跟踪。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支付到期债务或履行其他支付义务,致使日常经营受到影响的风险。

  固有业务方面,公司对流动性风险持续保持高度重视,坚持IM电竞,IM电竞官网全面、前瞻、效益、合规、审慎五大原则,从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四个维度入手,落实好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公司流动性管理工作中,各部门加强联动、信息共享,强化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及风险控制,确保各个环节的防控工作落实到位,防范各类潜在风险外溢至固有流动性风险。公司持续优化产品流动性压力测试体系,综合考量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因子,定期测试极端情景下公司的流动性承压能力。并通过不定期的风险场景演练,充分检验公司在面对应急事件时资金备付的有效性及现金流预测的准确性,制定合理有效的流动性应急预案,严守流动性安全底线。同时,公司持续做好现金流储备管理,强化流动性应急能力,推动落实各项管控措施,确保公司稳健经营。公司通过上述一系列对流动性风险预警、管控及应对措施上的改进和加强,在确保流动性的平稳运营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资金运营效率。报告期内,公司流动性波动平稳,整体风险可控,无重大流动性风险事件发生。

  信托业务方面,公司根据业务类型不同,采取不同策略和措施管理产品流动性风险,实施分级预警。持续加强内部投研能力建设,以意识为先导,变被动为主动,对宏观经济、监管政策进行持续跟踪及分析,对产品流动性风险识别、监测和控制以系统功能升级+人工辅助相结合,重点通过提高资产处置变现能力、新增资金募集渠道及流动性储备资源等方式提升产品流动性应急能力,强调负债稳定性的管理要求,确保业务高效发展的同时保持流动性充裕。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公司持续推进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报告等管理体系,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防范和监控。在公司层面,推动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RCSA)、关键风险指标(KRI)、损失数据收集(LDC)三大工具的落地实施。RCSA方面,公司遵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展2023年内控评价相关工作,重点关注高风险流程领域及公司的重点事项。KRI方面,开展年度指标检视,完善指标设置。LDC方面,维护风险事件的建立机制,关注高风险事件、跟进其检视及整改情况。

  日常管理中针对新增操作风险事项,公司采取针对性整改优化措施,并严格推进整改落实、优化流程管控及强化管理执行。此外,公司推进受托尽职履职专项检视,募投管退专项教育宣导等工作,以查促改,以案释法,强化员工合规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全流程管控机制,夯实合规管理理念。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制度管理、加强流程规范,并强化监督问责机制,操作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和控制,无重大操作风险事件发生。

  关联交易风险是指公司在关联交易控制过程中,由于关联方界定不准确、关联交易定价不合理以及关联交易活动中断等原因导致的各种风险。

  公司持续优化关联交易管理体系与机制,强化流程管控,进一步完善监管事前报备及预登记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对标《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2〕1号)相关要求,修订并下发《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及其配套制度《董事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议事规则(2023版)》,逐项落实关联交易新规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关联交易管理,厘清关联交易管理相关人员的职责,完善关联交易识别。培训宣导方面,按照《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重点解读新规主要变化及影响,通过知鸟开展全员考试。重大关联交易管控方面,加强重大关联交易的识别,及时上报董事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审议。日常管理方面,按照监管规定,定期开展关联方清单更新工作,为关联交易管理提供基础信息,并及时报送监管机构,按照现行管理制度要求披露关联交易信息,有效厘清关联交易真实背景,防止关联方利益输送、隐藏风险或监管套利,确保关联交易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报告机制方面,公司定期梳理关联交易情况和关联交易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并向公司监事会提交专项报告。

  2023年公司持续推动风险管控智能化建设,梳理监管要求,对标头部同业,聚焦资产服务与资产管理信托,上线+场景”的关联交易智能管控平台。该平台利用大数据实现了资金来源、信托计划、资金运用等3类层面各交易主体的关联交易自动识别,在产品成立、投资交易、存续期管理等环节通过RPA技术支持了关联提示、邮件提醒、交易拦截、命中审批、自动预警与信披推送等6种关联交易智能管控手段,最终通过灵活配置应用在了16类底层资产的64个投资场景,平均每月实现近万投资者流水自动检查、数万笔投资指令主体自动识别、数千底层标的主体每日自动监测,做好事前早发现、事中早处置、事后早预警,全面提升关联交易的智能化风控水平。

  运营风险是指在覆盖整个价值流程中任何由于在操作流程、人员及跨部门协作的不足或失误而引致的风险损失。

  公司以精益运营为目标,持续优化运营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深挖机制、流程,提升平台智能化与风险防控水平,提效降本,深化赋能业务,将风险消灭在萌芽前,报告期内实现运营作业零风险。

  一方面,公司开展全流程风险检视,通过梳理七大维度风险场景,搭建17项系统监控功能,实现标品估值前中后风险管控;梳理家族信托、股权类产品等近20项作业流程,建立标准化处理机制,保证运营质量;梳理产品要素端对端管理流程,厘清相关方职责,排查“固定计提日”及“成功计提日判定规则”,避免作业差错及损失。同步,通过升级运营服务“套餐”,实施“首问责任”“服务承诺”等措施,积极提升运营服务品质,支持业务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公司为进一步落实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内部成立专项工作组,以“不激化矛盾”为核心,与代销机构联动推动群诉风险化解,搭建消保审查机制、加强群诉客户动态监控、通过对客户分层分类管理,力争妥善解决客户争议。公司通过“两全三头”工作机制,构建业务全流程融入消保要素、全员承担消保责任的工作格局,实现“源头”关注消保、“苗头”加强消保、领导“带头”抓消保,提升工作水平,将矛盾处置在萌芽。加强信访消保风险管理,遵循“四早五最”原则,即早排查、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以最快的速度,从最低层级,用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大的问题,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问题,避免矛盾升级,提高投资者满意度。

  公司持续建立常态化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机制,构建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四常”机制,即“常态化普及金融知识、常态化发布风险提示、常态化开展宣传活动、常态化评估宣教效果”,持续发布消费提示,引导金融消费者全面认识自身合法权益和责任义务,了解纠纷化解和权利救济途径,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

  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公司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信息安全事件和信息系统故障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信息科技风险各项监测指标均正常,持续加强信息安全和IT运营管理,夯实信息安全管理基础,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公司不断优化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安全风险管控,推动监督审计和培训宣导工作。公司通过建设“技防+人防”信息安全生态体系,外防网络威胁攻击,内防敏感数据外泄和滥用。通过实施纵深防御体系,构筑“外驱+内生”铜墙铁壁,层层过滤风险。公司持续完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建设,更新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夯实客户权益保护机制。公司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案例入选2023年鑫智奖第四届中小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评选信息安全创新优秀案例奖。

  公司进一步加强IT运营安全管理,继续落实信息系统质量提升措施,通过优化处理过程、深入根因分析和跟踪措施落地三个方面提升IT运营服务水平。同时,从架构、容量性能、软硬件等方面开展风险检视,对检视所发现的风险项逐一制定应对措施并跟踪落实,优化了业务系统基础架构,提升系统稳定性,提前进行中间件信创布局。此外,公司成立了重要时期网络安全及应急保障工作小组,负责统筹本单位的网络安全保障,协调资源和重大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

  在数据治理方面,公司践行监管要求,按“三分类”指引全面落实中信登登记和监管报送作业,降低差错风险,开展全流程断点检视,持续推进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

  声誉风险是指由公司的经营管理、从业人员行为或外部事件等,导致监管、媒体、社会公众、利益相关方等对公司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伤公司品牌价值,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风险。

  一方面,公司完善声誉风险月度专项汇报机制,持续巩固敏感舆情联防联控机制,通过风险排查、舆情研判、预警预案、舆情监控、舆情应对、声誉修复等环节,有效应对各类潜在风险事项,提升舆情管理的前瞻性与主动性。2023年受宏观经济环境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公司部分逾期项目存在潜在声誉风险隐患,公司强化声誉风险前置管理,及时掌握公司涉及客诉、维权、诉讼等相关项目的情况,对潜在风险点进行分类预警,拟定声誉风险应对方案,密切关注媒体动向,跟进责任部门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点,提前预警预防,通过严密的监控、有效的手段为声誉风险的化解提供助力。

  另一方面,公司全面检视舆情管理制度健全性与落实有效性,制定并下发四类声誉风险处置预案,进一步强化声誉风险的协同管理,搭建声誉风险管理员队伍,筑牢声誉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完善并宣导声誉风险管理制度,持续提升公司正面声量,构建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长效运作机制。

  2023年,公司坚定推动信托业务转型,持续加强创新力度,加大主动管理能力的培养。公司加强创新体系化建设,多举措鼓励支持创新,通过创新配套机制、创新研究平台、创新研讨沙龙及举办创新评奖赛事等体系化推动创新业务。产品创新、项目创新、组织机制创新不断涌现,已成为公司转型的新动能。

  同时,2023年公司持续深化科技赋能转型的价值理念。研发四种渠道对接模式,建设家庭服务信托全流程线上化系统,全面助力市场推广。通过系统支持新产品套餐化准入,产品落地周期加速57%。通过提升自动估值率、外部净值自动解析等措施实现运营成本下降15.7%,零运营差错。完善信息披露全流程系统,自动化率提升至98%,披露零遗漏零瑕疵。强化5大类风险、数万风险指标的自动化监测,风险预警更全面更及时。构建50个场景的关联交易自动化识别和拦截,数千交易对手每日监测,提升合规能力。建设统一监管报送平台,通过自动化报送实现及时、准确的监管报送。

  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认定创新产品和项目63个,46个团队获得了公司授予的创新评奖,包括业务模式创新、产品设计创新、组织机制创新等各领域,覆盖前台业务、中台风控评审及后台运营管理等各条线团队,全员创新氛围浓厚。未来,平安信托将在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领先战略指引下,继续在信托业务领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切实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2023年,平安信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在董事会的指导下成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执行工作小组,规范经营行为的同时,注重长效机制构建,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和经营战略,全面覆盖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建立完善消保审查、信息披露、适当性管理、个人信息保护、合作机构管控、消保内部考核和审计等工作机制,构筑全方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切实承担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主体责任,促进公司业务稳健经营,2023年平安信托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平安信托积极推动消保工作与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发展战略相融合。公司治理层面,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的消保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汇报、高层指导机制;不断加大消保资源投入,将消保纳入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尽职监督检查、风险管理、内控与问责等工作机制。

  同时,公司持续坚持董事会对公司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及指导,将消保工作纳入董事会、信托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高级管理层的议事日程,压实主体责任。2022年度董事会和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上信托经营管理层向各位董监事详细介绍信托公司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点,同时审议并通过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报告。

  积极推动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内化实施,建立了以消保工作办法为统领、以消保专项制度为支撑、各业务管理制度为配套的消保制度体系,确保各项消保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推动消保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夯实制度根基。2023年完成6个消保相关制度办法的修订工作。

  公司聚焦重点投诉和监管关注问题,消保团队加强提示督办,就重点事项定期向董事会、高级管理层进行汇报,加强上下联动、督导通报,将消保责任传导至公司全员。同时,今年新增一票否决纳入消保考核,把本次一票否决作为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有力推手,变“软任务”为“硬指标”,有效督促各相关部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降低客户投诉率,做好产品营销和服务等工作。

  面对今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公司加强消保和投诉条线专业队伍建设,不断夯实消保工作队伍基础,2023年新增专职消保人员1名。为了提升消保人员的能力,公司通过内部业务团队、处置团队和法律合规团队的学习交流、外部专家专项培训、与代销机构联动沟通经验分享等形式,培养懂沟通、懂心理、懂业务、懂法律“四懂”消保人才,推动消保工作人员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水平。

  聚焦一老一少一新,融合线上线下渠道,通过线上加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建立常态化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机制构建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四常”机制,即“常态化普及金融知识、常态化发布风险提示、常态化开展宣传活动、常态化评估宣教效果”,持续发布消费提示,引导金融消费者全面认识自身合法权益和责任义务,了解纠纷化解和权利救济途径,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2023年公司重点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宣传周活动、防范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九月金融知识进万家等活动,2023年全年累计发布原创宣传教育内容52篇,开展线场,相关宣传文章在中央级媒体发布约20次,累计曝光量超3200万,覆盖1200万人次等。

  公司积极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领域业务培训,重点组织全员消保基础文化、突发群诉事件应对的全流程演练、客户沟通能力、心理建设提升等针对性培训共计5场,不断增强队伍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持续敲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警钟,时刻绷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弦。

  2023年我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投诉管理相关规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推动投诉处理工作,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切实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投诉业务类型主要涉及固定收益类、股权类、服务类信托三大类产品,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诉占比91%;股权类产品投诉占比5.7%,,服务类信托投诉占比3.3%。

  投诉客户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北京市等地区,其中,广东省占比26%,北京市占比11%。

  针对以上投诉情况,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积极与投诉人进行沟通,落实多元化解机制,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方案,积极妥善解决客户各类诉求。2023年公司受理的有效投诉均向客户反馈处理意见,投诉结案率100%。

  平安信托将积极贯彻落实监管政策,全力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文化建设、强化金融知识宣教、优化风险应对流程,点线面多方发力提升消保工作水平,促进了消保工作与各项业务有机融合,形成特色化的消保文化,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3年,平安信托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引领与政治核心作用。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全年召开党委执委联席工作会议22次,审议各类议案101项,“三重一大”党委前置研究,并将“第一议题”学习作为每次会议首要任务。深入推进党委民主生活会,党委班子全部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会,通过剖析检视、查摆问题,增进团结、推动转型。下发《推动落实党业融合“六个贯通”实施方案》,深入践行平安党建基本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将党的建设融入经营管理,建立“班子领导重点项目”工作机制,设立16个重点项目,各班子领导带头推进34类上百条行动举措;围绕转型难题,请进来、走出去,与10多家同业机构开展广泛调研交流,推动转型发展。强化党业融合,联合属地监管等开展“碳索红树林”联合党建活动;各党支部开展多种形式党建共建活动,以党建带动销售渠道拓展、股权业务合作、综合金融协同;将党的精神融入文化发展。将主题教育与践行平安新价值文化相结合,开展七一党庆表彰大会,党委书记讲党课,传承党的精神财富;强化理论学习,组织开展“三会一课”120余次,主题党日活动30余次,丰富党员政治生活;组织“党委书记面对面”座谈会、建立党支部联席会议机制等,畅通沟通渠道,凝聚转型能量;推动金融反诈、无偿献血、零废弃办公、心青年融合计划等党员志愿者行动,为社会贡献平安力量。

  2023年,平安信托持续践行ESG责任投资理念,聚焦中西部民生项目、健康、环保及现代制造等重点行业,投入实体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践行国家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截至12月末,公司存续绿色信托规模71.34亿元,并首次公开披露公司环境信息报告,落地国内首单1000万级红树林生态保护慈善信托,成功打造金融助力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的平安范本。

  2023年,平安信托坚持把理论思想和文化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围绕“金融为民”的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推进消保思想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强化全体员工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为切实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夯实理论基础。公司围绕消保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桥头堡作用:事前充分准备,提前摸排消保风险,建立“高中低”三层漏斗型风险产品全景档案地图,勾勒重点客户画像,联动渠道做好投诉监控,准备应IM电竞,IM电竞官网对预案,当好发现问题的“千里眼”。事中分级处理,明确相关方工作责任和联动机制,按照投诉等级分级应对,扎实落实“三到位”要求,力争得到投资人对处置工作的理解,为风险产品处置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构筑投诉的“缓冲带”。事后复盘优化,对重大投诉事件总结复盘并优化机制,加强针对性培训,不断提升消保应对能力与技巧,做到培训教育的“阵地化”。

  2023年为“信托文化深化年”,平安信托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紧跟国家战略方向,持续强化受托人定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优化业务结构,深化战略转型,推动信托文化与业务相融合、与管理相融合,形成信托文化建设与公司经营管理良性互动,进一步加快回归信托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风险管理文化方面,公司秉承“风险引领业务”的理念,推行“全员参与、全流程管控、业务全覆盖”的风险管控机制,突出“三道防线”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司风险识别、判断、管理、预警与化解能力。合规内控文化方面,公司全面开展重点业务尽职履责专项整治行动,聚焦“重点业务存量全覆盖”“募投管退流程全覆盖”两个重点,立足于“全面检视”“整改落实”“巩固提升”三个层次,深化公司全员“尽职履责”工作理念,全面落实受托人尽职履责义务;公司全年累计开展8场次合规专题宣导培训、组织5期重点监管新规及政策解读、制作并宣导36期反洗钱周刊及47期监管动态周报,合规宣导教育范围涵盖监管新规及政策宣导、服务信托研究、合规重点工作督导等方面;围绕“尽职履责”核心主题,通过“信托文化手册”“大咖课堂”“以案释法”“重点整改举措”“沟通座谈”“知鸟考试”六个系列的专题宣导,积极开展各项特色化内控合规文化宣导活动,持续提升公司全员尽职履责意识及能力。清廉文化建设方面,积极践行“清风守正、廉洁笃行、诚信为民、厚德致远”的行业清廉金融文化核心理念,面向全员开展包括“2023年度清廉金融文化集中宣教活动”在内的廉政宣教活动50余期次,建章立制全方位构建员工行为管控体系,监测、核查、纠正员工不当行为,促成风清气正、简单务实的工作氛围;党建文化理念方面,我公司深化党建引领,进一步将党的精神融入文化发展,开展七一党庆表彰大会,党委书记讲党课,组织“党委书记面对面”座谈会,建立党支部联席会议机制等,畅通沟通渠道,凝聚转型能量。

  2023年,平安信托开启第15年公益爱心旅程,持续在“生命守护”“金融安全”“乡村振兴”“绿色金融”“特殊关爱”五大公益方向发力。公司组织“平安信托志愿服务队”参与生命救护培训,大力培养职场安全维护队伍;联动警方、反诈中心,先后开展四次金融消费者保护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并邀请志愿帮扶公益机构的心智障碍青年参与,为青年提供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场景,扩大金融安全宣教工作的影响力;联动公司工会开展乡村振兴消费帮扶,通过工会统一认购、农产品品鉴、公益活动组织等模式支持乡村振兴消费帮扶,共计金额141万元。开辟员工农产品爱心捐赠通道,为公司帮扶公益点募集爱心物资,共计69人次参与,捐赠农产品价值达7500元;参与万科基金会“零废弃办公”项目试点,推行办公零废弃行动,通过联动碳账户、志愿者平台,开展14天职场废弃物溯源审计、21天零废弃养成计划等一系列零废弃实践,创新尝试全员志愿行动、互动共创模式开展,积极塑造绿色低碳文化,为超高层写字楼内其他公司和金融类企业提供可资借鉴的绿色办公行动方案,在“零敢计划”项目中被评为优秀企业案例及“敢为奖”“敢动奖”;开展“蔚蓝行动·心青年融合计划”公益行动第二期,联动楼宇物业为心智障碍青年社会融合提供6个不同的实习体验岗位与岗前培训中,共计为15名青年提供实习机会。

  报告期末,公司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情况如下:

  报告期末,平安集团公司的关联方情况详见公开挂网的《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

  注:(1)2023年12月15日,姚贵平先生因达到退休年龄,申请辞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由方蔚豪先生接替姚贵平先生担任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方蔚豪先生的任职资格已于2024年1月9日获得监管批复。

  (2)2023年12月15日,戴巍先生因工作安排,申请辞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执行董事、总经理职务,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由张中朝先生接替戴巍先生执行董事、总经理职务,张中朝先生的董事、总经理任职资格已分别于2024年2月1日、2024年2月2日获得监管批复。

  (3)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张智淳女士接替宋成立先生出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职务,其任职资格于2023年3月9日获得监管批复,并于2023年4月11日参加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正式履职。

  (4)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黄玉强先生出接替高鹏先生出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职务,其任职资格于2023年3月9日获得监管批复,并于2023年4月11日参加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正式履职。

  (5)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周立先生接替李跃先生出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职务,其任职资格于2023年3月9日获得监管批复,并于2023年4月11日参加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正式履职。

  注:(1)李祥军先生因任期届满不再担任公司独立董事,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2022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由KONGYING先生接替其独立董事职务。

  (2)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由曲建先生接替曲毅民先生担任公司独立董事,其任职资格于2023年3月9日获得监管批复,并于2023年4月11日参加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正式履职。

  (3)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由蒋惠岭先生接替陈勇先生担任公司独立董事,其任职资格于2023年4月7日获得监管批复,并于2023年4月11日参加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正式履职。

  (4)经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2022年年度股东会审议通过,由KONGYING先生接替李祥军先生担任公司独立董事,其任职资格于2023年9月20日获得监管批复,并于2023年10月31日参加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正式履职。

  注:(1)2023年5月23日,刘崇先生因个人原因辞任公司外部监事职务,经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不再担任公司外部监事职务。

  注:(1)戴巍先生于2024年2月2日起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张中朝先生于2024年2月2日起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

  报告期末,公司职工人数为470人,平均年龄38岁,其中博士学历占2%、硕士学历占56%、本科学历占39%、其他学历占3%。